前几天有个热搜,说看看泪失禁体质可以多能哭,不就是我本人吗?!我以前真的泪点太低太低了。
每次一生气一吵架,我立马就会哭出来。
装修时几乎每天都被项目经理和工人气哭。瓷砖贴完的时候,看着他们贴得全七八糟的瓷砖,我气到爆炸。贴之前都跟他们说好的,每块瓷砖的纹理都是不一样的,贴的时候要按照一个方向去贴,不然花纹杂乱无章会很难看的。我越说越委屈,边说边大哭,也不知道为什么,就是哭到停不下来,缓了好久才停住。
还有一次,我妈听完中介的话,想在老家买商铺和公寓。一开始我好好分析利弊给她听,跟她说现在不是买的好时候,现在实体经济不行,很难租出去的,以后想出手也困难。
但她就是听不进去,说中介说可以包租的,很好租的什么的,感觉她根本听不进去我的劝,一直说中介的好话。我真的越听越气,直接吼了一句,我是你女儿,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,然后眼泪狂飙。我妈说你哭什么呀,这不是在和你商量嘛。我真的太委屈了!
每次看到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的时候,音乐一起,我的眼泪也是控制不住。
初中的时候,每天看到汶川地震的新闻,讲地震中消防员、警察、医生的故事,讲妈妈为了保护孩子,用身体挡住了掉落的石块,我真的是从头看到尾都在哭。看那些街头测试的视频,我也是每次都哭出声,当瑟瑟发抖的拾荒老人想进店取暖,有的人不仅热情欢迎,还拿来很多温暖的食物给老人吃,太温暖了,忍不住想哭。
不过,好像年纪大了,就不怎么爱哭了。和别人吵架的时候,几乎都不会哭了。吵架的时候谁声音大,我比他声音还大!还想让我受委屈,不可能!看到温暖视频的时候,还是会眼眶湿润,但不会大哭落泪了。
难道过了30,就不是泪失禁体质了?难道是因为心态成熟了?
---哭哭分割线---
1、哪些人容易“泪失禁”?
从心理学角度来讲,人的气质分类中的抑郁质更接近于上面所说的“泪失禁体质”。他们往往思维敏捷、心思细腻、有丰富的想象力、情绪体验深刻、缺乏安全感、比较悲观、偏内向、不善交际。
2、“泪失禁体质”是心理疾病吗?
判断“泪失禁体质”是否为心理疾病,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:
1)这个哭是否事出有因。如果这个哭是由客观事实引起的,且自己对这个情绪很清楚,哭的原因符合大多数人的逻辑,就不是心理疾病。
2)哭的程度与持续时间。如果哭的时间和程度与大多数人一样,那就不是心理疾病。
3)是否影响社会功能。如果不影响个人正常的生活、工作,那么也不是心理疾病。
总之,如果哭得合情合理,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,就不是心理疾病,反之,则考虑到正规心理机构去做检查。
3、如何缓解“泪失禁”?
1、先不要嫌弃爱哭的这个特质。把它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先接纳,与其和平相处。
2、了解自己每次哭的原因,尤其是深层次原因。比如是因为恐惧、担心还是愤怒才会“泪失禁”,究其原因,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。
3、针对自己找到的原因来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。
4、要学会把这些情绪说出来或是写出来。